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所谓鸿雁,在秦鄂两地千里之间,在西安武汉的抗疫前线,总能将锦书交与掌上。
从元宵节未及吃一口热汤圆便踏上了赴鄂的医疗前线,我们已经来到武汉五天了。
对于我们付出的是勇往无前的勇气和一腔热血的激情。而对于后方的家属,他们更多了一分辗转难眠的愁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如今的武汉空濛雾气散在夜色中,浓重的消毒药水味道弥漫在空气里。月,是望不到了,但独立西楼的人儿,还是那般令人牵肠挂肚。
这是王剑利老师与耿松梅老师近几年少有的合影之一。两人身为医务工作者,就是在西安也是忙的数天难有时间照张相。耿老师千里之外嘱托:“结婚多年,爱情逐渐减少,亲情与日俱增,别让我和女儿担心,时时报个平安。”整整三十个字。王老师回:“结婚快20年了,我们早已心意相通,你之所想即我的所念,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我必完成任务安然回家……”四十一个字。
这七十一个字,没有娇柔的做作与苍白的华丽,有的是平实感人的温,是细水长流的暖,是无需多言的默契,更是大医大爱的情怀!他是两位留美博士在没有华彩的上元节那被瘟疫乌云遮住的月光下吟诵的一首二院版的“再别康桥”。
王晓鹏老师的爱人门诊办刘静宜老师用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写下了她心底那个“大男孩”的种种。字字句句读来令人感慨心酸。每个家庭都曾在相似的时刻温暖微笑过,又有多少人为了别的家庭的温暖微笑挺身而出?何其有幸,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美篇上定格的你们,是青春的样子,而今日的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好了,现在该说说我自己了。没有告诉父母便毅然前行,将家庭重担抛给了妻子一人,于心我的愧疚的;于情,我是难舍的。当车子徐徐开动,看着车窗外送行的妻子,眼角还是不争气地涌起了雾。我们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书,有的只是偶尔电话中的絮叨。可无数的絮叨不就是铺铺垫垫转准反侧成了人生嘛?看我发的朋友圈,女儿不懂事,笑称:“你怎么穿的像民工?”可不?为了武汉人民,努力工作,这就是我最好的注解。
这是惠艳娉老师的爸爸为她赋的诗。高中化学老师的父亲用84个字写尽了慈父的千里之忧,更将中国人大爱无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作了充分的阐述。这是痛并理解的伟大,这是爱与被爱的赞歌。理解,理解,再理解,对于亲人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抱着愧疚和思念我们只能在远方默默祝福。能得到至亲之人的默默理解,总是幸福。疫情面前,国之不幸。但,国家有我,又何其幸哉!
作为我们小组最年轻的史海涛医生,是我们的弟弟。
他告诉我说:“接到援鄂通知的那天,我和妻子正在吵架。我放下电话,告诉她说我要去武汉了,她惊讶地没说话,而后嘴里嘟囔着“满足你的心愿了”,“赶紧走,看见你就烦”,“疫情当下,我跟娃咋办”。内心十分矛盾的她还是连夜帮我收拾行李到凌晨3点,第二天一大早跟我去超市给我买必需的生活用品,交待我各种注意事项,临走前,她发了条短信:我不希望你有事,随时告诉我你的动态,家里我会慢慢适应,你放心去吧。还有,忘了帮你带折叠脸盆和衣架。”
“我女儿两岁,自从她出生后我还从来没有离开她这么久。我走的时候,她习以为常地以为我去上班了,很平淡地跟我拜拜。前两天,老婆给我说女儿问我去干什么了,她告诉她说”爸爸去武汉救人去了“。我相信,我的果粒儿会以我为骄傲!”
“真希望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和你们都能平安回家!”
这是二院年轻医生的担当和责任,是二院人生生不息精神的写照!
五封家书,五种表达,一样相思。让我们铭记这些温暖我们每个脚印的点滴,勇往无前地迈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