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抗击疫情 党旗飘扬】发热单元党支部第一次特别会议

时间:2020-02-05   作者:感染科 李梅 翟嵩   责编:王妮     来源:     阅读:

从元月16日起,感染科便是发热单元的重要援军。感染科全体与发热单元早已融为一体,哪里患者的门诊量、疑似患者、确诊患者,以及患者病情就已经是感染科人的分内之事。值班医生交完班后,秘书张欣博士继续再介绍发热单元的情况。发热单元第一支部会议在发热单元三楼清洁区召开,贾晓黎支部书记主持会议。

微信图片_20200205100635_副本.jpg

党双锁教授手里拿着院方的红头文件,关于发热单元临时党支部的任命书,他把医院党委任命亲自带给贾晓黎支部书记,并和大家召开第一次特别党支部会议。

发热单元是医院为应对这次疫情独立设置的。如果你是普通人,当你来到发热单元的远处,你可能就有一种莫名的担心和害怕!党主任从容坚定来到他最为熟悉地方—感染科病房楼,现在的发热单元所在地。看到主任来查房,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准备好患者的资料、病情汇报等。这里是真实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几层防护衣下,在几乎密不透气的口罩下,隔着防护镜,他们只有通过看着衣帽上名字来交流和讨论。新确诊的3个病人已经安排住院,治疗已经开始。

微信图片_20200205100516_副本.jpg

党双锁主任把医院文件宣读后大家响起热烈的掌声,祝贺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带去书记、院长的问候和关心。脱去隔离衣的他们显示出疲惫和劳累,但每一个人都流露出坚定的眼神和无惧的担当。支部会上每一个党员积极发言,感想、责任、生活、情感,无所不及。赵文学副教授说,我是老党员,年资这里最高,经验多一些,我有信心,大家也就有信心了,给大家带个头。这里还有一位真正的军人战士,党员翟嵩副教授,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的感染病学博士,曾经的部队生活培养了她做事干净利索,遇事冲锋在前,喜欢乐于助人的工作作风,深得大家的喜欢,是团队里的尖头兵。党员李路是消化科教授,他是心细又乐观,对感染消化专业也是轻车熟路,是队里骨干。党员袁海峰是康复科教授,对老年病及神经康复很是擅长,这次有好几个老年疑似患者,袁海峰在,心里没有了慌乱。性格幽默风趣的重症监护室青年才俊韩峰说话了,有他在,危重症的救治就有基本保证了。呼吸科石捷医生,阅胸片看CT、处理呼吸功能异常。血液科张扬医生,遇到患者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把治疗做到最好。党员李茹一直是低调做事,她是去给患者做治疗最多的护士;党员田银娣护士长,是发热单元的大管家,从成立发热门诊到发热单元的建立筹备,她全部重担在身、勇于担当。

新任的支部书记贾晓黎副教授,孩子要初中毕业、父亲身体欠佳,几乎每天都需要她的照顾。她每次谈到的都是患者,从隔离、治疗到防护用品到位、人员的布局安排面面俱到。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医院会议精神的传达、新指南新共识的学习、新的治疗方法探讨、都是在她和党主任密切沟通交流下全面落实和布置执行。他们把大家紧紧笼在一起,团结起来,拼搏到低。

其它药房、检验、还有上门诊以及楼层值班的人,他们虽然无法参加会议,如呼吸科石婕医生、肾内科的王莉教授、心内科朱参战教授、神内科范松华医生、风湿免疫科崔晓光医生;还有护士们,如白小龙、杨芳梅、张丽娟、罗妮、邓苗苗、林小虎、张媛、杨灿灿、吕红芬、王璐、焦文文、任晓英、陈江、贾絮影。每个人都是尽职尽责,都是战士,都是先锋。

工作休息期间有小插曲、小故事。因为大家每天三班倒,又在一层楼里住,你刚睡着又被别的同志起身值班影响醒了。这里有一个小不点,瞌睡有点多,当该她值班了,同志们叫她轮班,她迷糊地说“妈妈,怎么这么早叫我呀,我刚才睡下啊!”;旁边的同事夜晚睡觉时被子掀掉了,自己迷迷糊糊把被子给她盖好,还迷迷糊糊说“都这么大了,晚上睡觉还蹬被子啊”,醒来后,当大家说起,抿嘴嘿嘿一笑,大家都明白她还以为在家,是在管自己的孩子呢!她的孩子也才三岁……

微信图片_20200205100707_副本.jpg

疫情还在继续,我们的战斗也在继续,发热单元支部会在“立春”之日召开,给所有人带来春的生机与盎然。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