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最美逆行者】发热单元判断准确 应对得当 收治高度疑似危重病人

时间:2020-02-05   作者:感染科 翟嵩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2020年2月1日,发热单元的工作人员顺利完成换岗交接,第二批人员进驻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这里没有职称和年龄的差别,高年资的教授和年轻的主治医师一起倒班,一样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地在发热诊室里细心地接诊每一位发热病人,冬夜里的诊室因为需要通风所以依然门窗大开,小小的取暖器努力地发挥着光和热,但室内温度依然很低;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没有人有任何怨言,大家深知我们的努力和牺牲是战胜疫情的基础和根本。

党双锁主任在接管发热单元工作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疫情进展和变化,随时关心发热单元的工作情况;贾晓黎副主任认真研读了近期的指南和重症人数的变化趋势,认为虽然发热单元目前是接诊、留观,收治情况平稳,但应做好随时接诊危重病人的准备,建议制定发热单元危重患者收治预案,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危重患者治疗的演练,立即得到党双锁主任的认可和支持,向医务部刘明主任、护理部杨慧云主任汇报演练的请求,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肯定和支持。

图片1.png

心内科朱参战教授和重症医学科韩锋主治医师穿戴好隔离衣去病房查看病人

发热单元来自不同科室的业务骨干集思广益,心内科朱参战教授同感染科的赵文学教授是发热单元年资最高的老师,朱教授负责培训除颤仪的使用,重症医学科韩锋主治医师负责整理各种重症患者需要的仪器设备耗材,肾内科王莉教授负责CRRT相关的事项;人多力量大,经积极讨论后连夜迅速制定出发热单元危重患者救治流程和预案,在医务部刘明主任和护理部杨慧云主任协调下,得到了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干部病房等兄弟科室的设备仪器的大力支持, 2020年2月2日下午所需的设备仪器耗材全部到位,人员培训到位,2号整个白天发热单元都很平稳。

图片2.png

连夜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晚上10点一个高热气短病人的到来打破了有条不紊的诊室工作,患者有明确疫区来人接触史,门诊测指脉氧只有89%,胸部CT有典型的病变影,上门诊的是呼吸科的石婕主治医师,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高度疑似的危重患者,立即电话汇报了贾晓黎主任,贾主任立即组织发热单元医生讨论,参与的有心内科朱参战教授、消化内科李路教授、肾病科王莉教授、感染科翟嵩副教授、重症医学科韩锋主治医师、呼吸科石婕主治医师、神经内科范松华医师和风湿免疫科的崔晓光医师,血液科张扬医师坚守发热门诊未能参加,田银娣护士长列席;作为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诊专家,呼吸科杨侠教授和李维副教授也参与讨论。

图片3.png

夜间的病例讨论

经过紧张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病人需立即收住院治疗,但是发热单元这边一直是门诊以及留观隔离,办理住院需紧急联系信息科开通病区,时间就是生命,大家立即分工协作,心内科朱参战教授和重症医学科韩锋主治医师穿戴好隔离衣去病房查看病人,贾晓黎主任向医务部刘明主任汇报后,联系信息科陈鹏岗主任,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下来终于顺利开放了发热单元病区,將患者收入,贾晓黎主任亲自查看病人,她详细询问病史,问诊过程如同穿戴防护服一样严密而谨慎,不放过患者的每一个细节、半点信息;田银娣护士长组织加派护理人员,安排专人护理;经过吸氧以及支持治疗,患者的情况有所改善,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准备去休息一下,门诊传来消息,又要来四个疑似患者留观,于是贾晓黎主任和田银娣护士长以及值班的翟嵩副教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深夜1点多,下夜班回来的检验科张彤老师看到我们三个,感慨不已,笑称我们是铁人三人组,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这几天因为换岗以及更新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流程,贾晓黎主任和田银娣护士长一直在连轴转,我们铁人三人组忙到凌晨4点多才去休息,不过大家的辛苦也换来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片4.png

铁人三人组深夜工作

夜深了,黎明就更近了,我们大家一起坚守,共同战胜疫情,我们相信胜利就在不远处。加油西交二院,加油发热单元战斗的每一个小伙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