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近日,我院大明宫心血管病院郑强荪院长及其介入团队为一例44岁男性患者的冠状动脉前降支成功植入NeoVas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一枚。在支架植入术前、术中、术后均采用光学断层扫描(OCT)对冠脉病变进行分析,植入支架前及植入后进行评估检测,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此次植入的支架是可降解吸收支架,该支架全国上市后是我院首例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植入手术。
一名中年男性,有典型的活动后胸闷、胸痛症状,胸痛症状符合心绞痛特点。曾在其他兄弟医院门诊就诊。以不稳定性心绞痛收入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第一对角支中段呈9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中段40-50%节段性狭窄,中远端呈90%的局限性狭窄,右冠近段呈50%局限性狭窄,左室后侧支中段呈90%的局限性狭窄。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入院后检查分析: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又较年轻,具有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指证。经高登峰主任医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策略以及金属支架、药物球囊、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的优缺点后,患者及家属对金属支架植入后未来服药及后续管理存在一定的担心,为了避免金属支架后期再狭窄及相关并发症,经全科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对患者实施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冠状动脉“NeoVas支架”植入术,并采用OCT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评估。上述介入治疗方案确定后得到医院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患者术后病情平稳,无不适症状。
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
生物可降解吸收支架是未来冠脉介入的发展方向,该支架开启了冠脉血管介入时代新的里程碑,解决了药物洗脱金属支架永久性金属异物存留的痛点。自1977年全球首例冠脉介入治疗手术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经经历了三代技术发展:单纯球囊扩张术、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的支架大部分是第三代支架——药物洗脱支架,材质为金属制造,所以可降解吸收支架被认为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被称为零植入。预计未来可降解吸收支架会被广泛使用,冠心病介入治疗将进入新的时代,也将会有更多的冠心病患者由此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