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19年6月18日,我院神经内科顺利完成一例非急性期基底动脉近端闭塞再通手术,术后患者头晕立即消失,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患者王某,系老年男性,以头晕、左侧肢体麻木、行走不稳1月在山西当地医生的推荐下来我院就诊,患者发病后于当地医院行头颅DWI发现左侧小脑、延髓梗死,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月,症状较前有所好转,但仍头晕、行走不稳、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影响患者生活;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脑后部的大血管—基底动脉近端闭塞,左侧大脑前部的血管—颈内动脉通过侧支逆向给闭塞动脉远端供血,造成了整个左侧大脑及小脑的供血均明显减少(即脑内盗血),患者随时有复发小脑甚至大脑梗死的风险。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最好的治疗手段当然是进行闭塞血管再通,改善整个半脑的血流。但是,由于患者目前肢体力量基本正常,基底动脉供应人体脑干等要害部位,手术一旦出现穿支动脉闭塞、基底动脉尖端闭塞或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给患者带来致命性伤害,因此,疾病本身和手术均存在巨大的风险,致使患者及医生进退两难。目前,这种手术在国内外均属于非常规手术,虽然2019年中国有相关的专家共识发布,但仅仅提供了病例的选择及手术原则等大的框架,至于手术方案细节,目前无明确的指南可参考。面对患者及家属急切的手术期盼,给医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及挑战。在详细分析患者的前期资料、进行了本院新开展的脑血管高分辨MRI及我院在国内特有的BPAS-MRI等详细评估后,治疗小组认为:患者闭塞血管先天发育良好、闭塞段不太长、闭塞血管远端有比较充足的侧支代偿,加之科室多年来积累的大量颅内血管急性闭塞再通的经验,可以试行闭塞血管再通,但必须同时做好手术流程及并发症防治预案。
在充分准备之后,经过与家属反复详细沟通,在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鼓励下,凭借自己10多年丰富的手术经验,由神经内科主任张桂莲教授亲自操作手术,王虎清副教授辅助,于2019年6月18日顺利完成手术。
据2014年的中国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研究(Chines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CICAS)报道,颅内动脉闭塞患者1年的卒中复发率为7.27%,如果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运动少等3个以上危险因素,年卒中复发率升至19.05%,年卒中复发死亡率为23.10%。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目前依然以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治疗为主,其年患侧卒中再发率为6%~20%,因此,颅内动脉闭塞病变的治疗可能是未来神经介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最近通过对本院9年的3946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仅仅脑前部的主干动脉闭塞患者就有473例(不算今天报道的后部动脉闭塞的病例),我们对这些病例进行了横断面调查、随访,排除了资料不全等病例,对其中的302例患者结果分析发现,颈内动脉或/和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卒中再发率随病程的延长逐渐增加,分别为半年5%,1年14%,2年19%,4年25%,6年达到30%,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对于颅内动脉闭塞病变患者,寻求药物治疗之外的手段是未来神经介入医生面临的挑战。
交大二院神经内科是陕西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组组长及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许多工作走在了省内前列,本例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二院神经内科介入工作向前又迈出了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患者解决临床所需,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追求卓越,是交大二院神经内科全体同仁长期养成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