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西藏日报报道我院援藏副主任医师罗花南事迹

时间:2019-04-04   作者:   责编:宣传部     来源:     阅读:

编者按:4月3日,西藏日报报道了陕西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罗花南副主任医师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其他专家同事连续奋战10小时,为一位患有左侧颌面部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 73 岁 藏族女性患者成功进行手术的事迹。原文报道链接如下:

微信图片_20190404112140.png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援藏医生密切配合 连续手术 10 小时救治重病老人

本报狮泉河电(记者 汪纯)3月27日,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罗花南等援藏专家凝结集体智慧,利用组团式援藏的优势,发挥“组合 拳”效应,多科室紧密配合,连续奋战10小时,为一位患有左侧颌面部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 73 岁藏族女性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谢谢援藏专家们给我妈妈做手术,帮她解除了病痛,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你们。”得知手术成功后,该患者家属激动地握着主刀医生罗花南的手说。

据悉,患病老人两年前发现左侧下颌处有一圆形肿物,约蚕豆大小,质软,但是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最近一年来,随着肿物不断增大,老人患处开始剧烈疼痛,备受折磨。

罗花南告诉记者,该患者年龄较大,血糖及血压较高 ,但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手术为最佳治疗方案 ,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 ,他们坚持手术的意愿也极为强烈。因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3月26日下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组织重大 手术和疑难病例讨论会,耳鼻喉科、口腔科、超声科 、影像科 、手术 麻醉科 、重症医学科 、内科 、外科 、病理科等科室的多名专家参加术前讨论会 , 就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罗花南说,该例手术涵盖肿瘤切除、淋巴清扫、皮瓣修复等多个环节,需要超声、影像、病理、麻醉、 外科等多个学科的配合与协作。10个小时的时间里,援藏医生吴涛、王文涛、葛冠群、李艳菊、童华、唐中才、马健康、刘峰、韩俊丽、董凯、解娟、郭逸等人组成强大“智囊团”,或出谋划策,或轮番上阵,或术中保驾,或术后护航,为本台手术的成功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组团式医疗援藏的“组合拳”效应。

援藏专家们在咬紧牙关、克服劳累开展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悉心进行“师带徒”教学,通过理论授课、解剖讲解、手术示范、解剖训练等多种方式提升带教学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 真是一台‘教科书’式的手术,能够参与这样的手术我收获特别大!”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普布拉姆作为助手参与完成这台手术后说。

据介绍,自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开展以来,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整体诊疗技术、服务管理水平、科研学术能力均大幅度提高 ,先后顺利通过“二甲”和“三乙”等级医院的评审。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凭着一心援藏的家国情怀和解决牧区群众病痛的责任担当,用无私的奉献在藏西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医疗成就,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鲜艳的民族团结之花。

近年来,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队不畏艰苦、默默奉献,帮助阿里地 区人民医院先后顺利通过“二甲”和“三乙”等级医院的评审,通过传帮带,提高了阿里医务工作者的诊治水平。

原文报道链接: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9-04/02/node_12.ht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