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千里求医显真情,医者仁心暖高原——我院普通外科杨文彬主任与藏族僧侣患者的三年医患情

时间:2025-05-20   作者:普通外科 王兴蕾   责编:张雷     来源:     阅读:

2022年5月,一位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僧侣因胃癌在我院重获新生;三年后的2025年5月,他再次跨越千里,只为寻找曾救他一命的“老朋友”——普通外科杨文彬主任。这段跨越地域、民族与信仰的医患故事,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温度与生命的坚韧。

千里求医,手术点燃希望

2022年5月,55岁的藏族僧侣更登(化名)因“胃部疼痛伴黑便2月余”辗转来到我院。此前,他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胃窦腺癌,体重骤降7公斤,身心饱受折磨。接诊的杨文彬主任团队经详细检查,迅速制定手术方案,成功为其完成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杨主任第一时间联合MDT团队商讨,从专业角度建议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但更登因个人意愿与信仰考量明确拒绝。面对这一选择,杨主任在藏语翻译的协助下,从肿瘤分期、预后风险到治疗利弊,为更登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全面病情分析。“生命的选择权永远属于患者自己。”虽然更登基于自身原因没有选择化疗,但杨文彬主任的尊重与坦诚,让更登对杨主任产生了深深的信赖与敬佩。术后,更登病情显著好转,带着对杨主任的感激重返高原寺院。

三年后再续缘,细致诊疗现隐情

2025年5月,更登因胆囊结石再次长途跋涉来到我院。令人动容的是,他坚持选择杨文彬主任为其主诊。接诊后,杨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察觉患者可能存在肿瘤转移迹象。经腹部增强CT检查,证实胃癌已发生腹腔转移(腹膜转移),病情复杂程度显著升级。面对这一结果,杨主任再次联合MDT团队商讨对策,结合更登三年前拒绝化疗的既往史、当前体能状态及宗教文化需求,围绕“控瘤”与“减症”双重目标展开论证。最终,团队为更登量身定制了“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步安排藏语翻译向患者及僧侣逐层解读治疗逻辑,确保医学决策与患者意愿深度契合。

特殊关怀,守护信仰与尊严

“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疗疾病,更要尊重每一位患者的信仰与文化。”杨文彬主任的这句话,在更登的诊疗过程中得到深刻体现。因患者语言不通且需遵循特殊宗教习俗,杨主任主动协调医院资源,将其安排至单间病房,并在病房内增设符合藏族文化的饮食及生活用品,允许僧侣在单间病房内陪同诵经祈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因环境差异带来的不适。

医患同心,高原上的生命守望

“三年前杨主任尊重我的选择,现在我也无条件信任他。”更登的这句话,道出了这段医患关系的核心。随行僧侣感慨:“杨主任从未因当初拒绝化疗而疏远我们,反而一直关心更登的康复情况。”三年来,更登所在的寺院已有数位僧侣因信赖杨主任的医术与仁心,选择来我院就诊。对此,杨文彬主任表示:“医疗决策是科学与人文的交织。无论是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对民族信仰的守护,患者都应被置于中心。”

结语

从胃癌手术的共商共决,到转移癌的全程管理;从跨越语言的沟通到守护信仰的细节,这段医患故事不仅展现了精湛医术的力量,更折射出医者对患者自主权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在杨文彬主任看来,医疗的本质是“以心换心”,这正是我院“生命至上,尊重包容”理念的最好诠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