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8月22日,接陕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通知,为做好商洛市新冠疫情处置相关工作,由我院负责组建当地涉疫医院运营管理及医疗救治团队。按照通知精神,李宗芳院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以心血管、肿瘤、透析、妇产、新生儿等相关专业为主,以我院黄码医院为班底的95人医疗队(其中党员38人),全员待命,随时出发,为商洛市风险地区、隔离点等人员做好医疗保障。
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八月的商洛,高温炙热和倾盆大雨接连考验着抗疫一线的每一个人。8月23日医疗队队长李牧带领管理组4人,率先抵达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第一时间与相关领导班子成员接洽。根据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C楼建筑实际、涉疫医院的防控要求,边查看、边制定改造方案,梳理流程,“火神山”速度完成涉疫医院三区两通道改建;改造期间,医疗队人员同步防护知识培训。在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配合、支持下,双方医院争分夺秒的,历经56个小时的连续施工,商洛市涉疫医院8月26日8:00在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正式开诊并收治患者。
在进入涉疫医院后,广泛组织医务人员、凝聚群众,切实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思想、行动统一在一起,形成医患共管的和谐场面。
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加强队伍管理,围绕“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既定目标,制定医疗、护理、感控、驻地生活等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包括院内工作规定和各岗位职责,患者出入院、转院、会诊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等相关流程制度,通过“队管组、组管人”的三级联动模式以及每日队会、组队、通报、查房等形式加强管理和指令传达。
李牧队长、付荣国副队长每日大查房
二、坚持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 两地三院同心协力,为“生命”助跑
8月29日凌晨3点,商洛市市民刘某(男,38岁)因心前区疼痛前来医院就诊。值班医生李青主治医师诊断为急性心前壁大面积心梗,立即住院溶栓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后,考虑患者比较年轻,决定行补救性冠脉造影,明确血管情况。
时间就是生命!在此紧张时刻,医疗队队长李牧主任医师、副队长付荣国主任医师紧急启动心脏介入手术室,第一时间联系商洛市中心医院提供特殊医疗耗材,由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曹春晖副护士长,王小芳、余武富组成的心脏介入应急团队立即赶赴导管室,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内科马炜副主任医师,导管室王植灏技师全力配合。
10:30分,按照预定路线快速将患者送入介入手术室。在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邓捷主任医师的远程视频指导下,12:30分顺利完成心脏冠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胸闷、胸痛症状明显缓解,转危为安,已办理出院。
此次手术,两地(西安-商洛)三院(交大二附院-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共同携手、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用过硬的专业技术为患者争取时间,挽救患者生命。沉重的铅衣、臃肿的防护服、双层手套,这些都隔离不了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决心,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功打赢生命抢救战,书写了疫情防控背景下挽救生命的美好篇章。
交大二附院心内科 李青主治医师
交大二附院心血管介入护理团队
三、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 依托本部雄厚的医疗资源优势,省市联动解患者之忧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医疗队到达商洛市的第4天,涉疫医院便接到脊髓型肌萎缩(SMA)患儿家长的求助。患儿程宝宝本该于8月中下旬到我院本部进行第5次治疗(注射SMA特效药诺西那生钠),但小区处于封控状态。在医疗队儿科刘宇医生接到患儿家长的求助后,第一时间向李牧队长、小儿内科杨琳主任汇报,详细说明了病人的特殊性和治疗的必要性。虽然是特殊时期,但李牧队长明确表示:一定要排除万难,帮助患者完成治疗。立即与多方沟通与协调,省市联动,开辟了西安、商洛两地一心,爱的通道。31日中午,药物诺西那生钠运抵商洛市国际医学中心,患儿第一时间进行了治疗。
涉疫医院的管理,医生需梳理进院患者病情,每班分区管理,责任到人,护士主要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每班固定组长,责任到人,院内外医护密切协同,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在绝不导致疫情传播的前提下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医护齐心,各方努力。9月2日,在李牧队长得知病人情况紧急时,立即联系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栓盈主任、重症医学科王小闯主任等多位医生,进行线上远程会诊,针对患者病例开展数小时的严密讨论,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因商洛疫情管控,涉疫医院的部分工作开展受限,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李牧队长缜密部署,付荣国副队长具体负责,立即启动转院应急预案,院感王莉副主任护师迅速评估病人疫情风险,护理部姚聪副主任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各项急救物品、药品,以保障患者途中安全。
9月3日,因患者病情需要,医疗队指定由重症医学科骆艳妮主治医师、呼吸科柯蕊主治医师的负责转运,接到命令,两位医生放弃下夜班休息时间,立即随车出发,穿着笨拙的防护服,在空间狭小的救护车上,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各项记录,历时2个小时,顺利将患者转至院本部。
对患者的生命高度负责,紧急呼叫时,不论何时何地,立刻赶到,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涉疫医院的管理不同于其他医院,承担的风险都是未知,但医疗队全体队员自始至终把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心理安慰和激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用真心、细心和责任心,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放心、安心和舒心。
四、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逆行担当的医者
8月26日,涉疫医院开诊第一天,急诊收治一位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经交大二附院普通外科四病区张建副主任医师诊查,该患者情况紧急,应立即手术,在交大二附院普外科二病区卢乐主治医师的配合下,为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于第3天已康复出院。该手术,是涉疫医院开诊后第一台手术,并在负压手术室内完成。
27日,商洛疫情风险区65岁男性孙某某,出现急性尿潴留,由转运人员送到涉疫医院就医,经急诊医生紧急处理后收治住院。
28日,由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李钊伦副主任医师主刀,在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殷峪、陈颂霖主治医师的协助下,对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医护人员着二级防护,历时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虽然汗流浃背,疲惫的脸上却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手术室外,家属在得知手术成功后激动地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术后第二天,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治疗,患者已出院。
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李钊伦副主任医师
交大二附院麻醉科丁晓英副主任医师
五、“疫”中新生,为爱护航
商洛市市民赵女士,是一名家住高风险区的前次剖宫产孕妇。8月28日16:00突然出现临产症状。入院后胎心监护提示宫缩规律,因患者系瘢痕子宫,医疗队队长、妇产科李牧主任医师评估后建议紧急剖宫产术。
21:00时,交大二附院妇产科蔡东阁副主任医师主刀,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交大二附院麻醉团队配合,21:46分商洛市涉疫医院第一个“黄码”宝宝顺利降生,母子平安。
8月15日新冠疫情突袭而至,给商洛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全城处于静止状态时,新生命的到来点亮了生活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涉疫医院的组建,为风险区、隔离点孕产妇开辟了“绿色通道”,确保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不畏风险,一如既往地忙碌于病房、产房,奋战于手术室。特殊时期,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她们变得更加细心、更加贴心,使孕产妇和家属看到了曙光。
交大二附院妇产科蔡东阁副主任医师、赵刚主治医师
商洛市涉疫医院第一名“黄码”宝宝
目前,在陕西省卫健委、商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强有力的指挥下,商洛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已实现了社会面清零。作为一支多次成功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家委属委管医院,交大二附院援商洛医疗队一定竭尽全力,慎终如始的围绕“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既定目标,持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以精湛的医术、细致的护理、严格的感控、优良的作风、精心的保障开展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化身抗“疫”战士,把初心落实在岗位上,为商洛抗击疫情继续贡献交大二附院力量,共同迎接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