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心血管病院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救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

时间:2022-05-16   作者:心血管病院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64岁的裴女士,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余,再发加重2月”来我院就诊。裴女士近三年来反复发作胸闷、气短,曾就诊于西京医院,心脏彩超提示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给予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症状时好时坏。并于2月前症状加重,且出现了活动后胸痛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王洪涛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立即安排超声复查,超声显示该患者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明显增厚,中间段最厚达20mm,梗阻程度加重。左室流出道血流峰值速度已到达439cm/s,峰值压差到达77mmHg,平均压差35mmHg。综合上述因素,结合具体情况,王洪涛教授电生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我院首例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后,王洪涛副主任医师带领蒋伟,孙阳医师、徐凯护师、徐一涛护师等组成的电生理团队为该患者行ICE(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首先经ICE构建左室及左室流出道解剖模型,并构建室间隔与二尖瓣叶前向运动接触区域(SAM征),拟为消融靶点。随后经股动脉鞘管送猪尾导管分别置于主动脉瓣上、瓣下,测术前主动脉瓣内压力68mmHg, 左室内压力95mmHg,压力差27mmHg。撤出猪尾导管,经股动脉鞘管送ST消融大头至左室间隔面,标测His及束支电位后,定位大头至室间隔最厚部位,功率35-55W放电消融,可见局部组织明确水肿,瘢痕挛缩。消融结束,再次经猪尾导管测量术后主动脉瓣内压力131mmHg,左室内压137mmHg,压力差6mmHg。术后裴女士未再发作心绞痛症状,胸闷、气短明显减轻。术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左室流出道梗阻明显改善,康复出院。

ICE指导下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临床上凶险且棘手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为青少年及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老年患者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所继发而来的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较为多见,且随之而来的心源性卒中与心源性猝死会带来极高的死亡风险与不良预后。目前国际主流的介入治疗手段为“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与之相比,因ICE系统与CARTO三位电生理系统的帮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显得更为精准与安全。本次室间隔射频消融术的顺利开展意味着我院心血管病院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上更为完善,使我院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方面跻身于国内领先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