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这个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我还有个我们。
看到韩领队为队员们协调防疫物资、督促实现零感染目标时的寝食难安,看到张洁队长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双重身份,还坚持每天去交班、进病房的无畏果敢,看到龙俊宏护士长为协调护理工作,连大年初一领导慰问时都还在病房坚守的最美模样,我知道他们(她们)在用一种无声的力量引领着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金爱萍老师每次值班都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减少下一班的工作量,和平老师和古茹副护士长总在接管病区后第一时间冲进隔离病房,她们用无需多言的行动示范着什么叫责任和担当。协调胎心监护仪,普及胎心监测知识,每天关注孕妇病情变化、远程指导胎心监测和结果判读,新冠孕妇成了尉春艳老师关注的重点患者......。回首过往,你总能发现关键时刻有那么多战友在你身后,成为你安心的依靠,因为团队的力量让我们从来都不孤单。如今,7名队员在2022年2月2日这个千载难逢的日子里入党了,而在武汉抗疫时火线入党的队员们今天也成了新队友的入党介绍人,这足以说明,我们汲取榜样的力量,在历练中成长!
“用生命守护生命,用温情呵护温情”,从西安市胸科医院转战到长安区医院,医院功能定位调整、患者类别发生变化,但对患者的关爱一直没变。为了满足那些感染的同一家人出院后到同一病房进行康复的诉求,请示报告、调整病床尽管会额外增加工作量,但做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我们也深知,“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时光,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为了解决病房内没有暖气、病区寒冷难忍的问题,分发库房的被子被套,赶紧交班继续申领,棉马甲、军大医和“小太阳”等保暖物资相继派发到位,兼职担任“搬运工”的医护人员用“人比东西金贵,一定要让病人保暖好,千万不敢冻感冒了”的暖心话,温暖了患者的身心。1月26日,医疗队在隔离病房内为14病区20床患者过生日时,她情不自禁的眼泪和朴实无华的感激便是最真实的写照。15病区44床的6岁小朋友,虽然没有家人陪伴,但还能有模有样地模仿吴刚和李亚萍老师学习七步洗手法,教授医护人员学跳《听我说谢谢你》。医护人员为小朋友送巧合力,为患者送新年礼物,为患者分发外购物品,患者用画笔画下一群西安交大二院的“大白”,医患双方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医者仁心”和“医患一家亲”的生动事实!。
41个日日夜夜,说短不短,说长也长。抗疫期间,每名队员身心都经受着极大考验。上班时间长、通勤时间长、忍受肌渴时间长,我们把它戏谑为减肥的偏方。很多队员在医院早就不参与执夜班了,但为了患者救治、病房管理,他们以一切归零的姿态、一视同仁的豁达,换来了医疗队的平稳运行。抗疫期间,有多少上后夜的队员们能在前半夜踏实地睡着?又有多少人不是在下后夜回来后把“补觉”睡成了“午觉”?很多时候,能美美地睡上一觉是一种奢望。所以,那些你喝下的助眠药,成为燃烧自己、坚守岗位最有力的表白。所以,向每一个最可爱的我们致敬!
41个日日夜夜,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出征当天就进驻胸科医院接管病区,两天之内全部床位收满。形成制度、完善流程、做好防护,当战斗正酣、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我们突然被要求隔离休整,士气低落、心有不甘的情绪一度弥漫,但我们深知服从命令,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抗疫。继续组织学习新冠肺炎诊治知识、梳理感控流程、练习穿脱防护服,我们用“停战不停学”的方式积攒着蓄势待发的力量。“再次请战,再上战场”,一句句同意的回复、一个个签名下的手印,大家用异口同声的默契唱响了医疗队再次冲锋的号角。所以,向每一个最勇敢的我们致敬!
41个日日夜夜,平常却不平凡,感动却也感伤。每次跟女儿视频,她总要用“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而结尾,其实我知道,这是全家人期盼自己早日归来的共同心声;每次父母打来电话,都会像天下父母一样,用“一定要吃好、睡好,保重身体”的标准答案来反复叮嘱。“舍小家,为大家”,不能陪伴孩子、不能守护家人、不能孝敬父母,春节合家团圆之际,我们用对家人的“残忍”换来了长安常安。我们一起战疫,用“点点荧光,汇成了人间星河”、用“爱心接力,温暖这个冬季”,做到了“疫情寒冬,共守春风”,做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感谢每一位了不起的你,向每一个最可敬的我们致敬!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因为,我还有个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