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战疫故事】齐心战“疫”的一家人

时间:2022-01-07   作者:护理三组 何其豪   责编:屈姝利     来源:     阅读:

2021年的平安夜与以往不同,街道上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晚上八点的西安仿若凌晨三点一般,新冠疫情愈发严峻的形式揪住每位医者的心,在接到院方通知后,我们紧急收拾东西赶往医院准备出征,一路上见到的只有出勤的交警和凛冽的寒风。

1.jpg

2.jpg

因为事发突然,紧急集合虽忙乱却不慌乱,因为我们都是奔赴战场的勇士,都有着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病毒并不可怕。24日当晚紧急培训后第一批队员就进入了隔离病房接管病区。25日当天护理三组也进入了隔离病区,开始了繁忙的工作。无论之前做着什么样的思想准备,无论自己在闲暇之余如何熟悉防护服的穿脱,当真的要进入病区时,真的要面对众多患者时,心中还是会有一丝恐慌。在隔离病房内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们见过坚强的母亲一个人照顾着年幼的孩子,见过孝顺的儿媳因为婆婆病情加重而潸然泪下,遇到过开朗的大叔谈笑间营造的欢乐气氛,也碰到过怯懦怕生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安抚才逐渐打开心扉。无论是面对防护服的憋闷、带着手套的操作不便、护目镜起雾影响视野,还是面对众多的检查项目需要完成、堆积如山的物资需要搬运,我们都拼尽所能努力去完成。

我们的工作是普通而伟大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每一个班次都如一场战斗,很清楚的记得第一个班次伴随着纷飞的大雪我们来到隔离病区工作,当中有一部分战友曾经援鄂,这已经是第二次上战场,自然是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但也很谨慎,更多的是我们的新战友,在援鄂队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她们在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不适,都很顺利的完成了最初的适应过程。队员徐凯虽然是第一次进入病房,但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接收新病人,安排床位,熟练地为每位入院病人做心电图。孔淑贞老师身为组长最先进入病区,和孙宏护士一道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耐心询问患者的不适,并把整个病区近四十余袋垃圾整理并积极联系垃圾处理人员及时将垃圾拉走。队员孙宏护士在队员徐凯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心电图操作方法,也积极协助各位老师做心电图、整理垃圾,充分展现了队员之间的互助互爱。杨甜甜护士在潜在污染区积极协助处理医嘱,联系各部门协调患者相关事宜,并将当天新入院患者的护理记录补齐。

下班时大家已有点疲惫,但想着用自己的知识在关键时刻为我们的城市做了一份贡献,身心的疲劳一扫而光。紧接着的第二个班次对我们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挑战,需要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手套去完成42个病人的静脉血和二十多个患者的血气,对我们技术水平提出新的考验,但队员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抽血气对于呼吸科的我来说自然不在话下,几乎针针见血,来自麻醉科的史晨毅也毫不示弱,干起活来也非常麻利,还有孙宏、杨怡欢、杨甜甜、刘尊也很麻利地就把四十多位患者静脉抽血工作完成,接着测量全病区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发饭,整理垃圾等,待从隔离病区出来时大家身上穿的洗手衣已经湿透了。李冰在隔离病区工作也是非常积极主动,虽然年轻,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可是针针见血;为了方便大家在隔离病区操作,陈娟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把隔离病区内的医用物进行整理归类,使物品摆放的整齐有序,大家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在工作结束后,孔淑贞组长和刘尊、杨甜甜、陈娟等对我们班次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陈娟老师进行了细致梳理,最后确定了各个班次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让我们上起班来更胸有成竹,心中有数。李艳老师也是一位非常乐于助人的人,在得知同伴喷壶摔坏了后将自己新发的喷壶分享给队友。

自组队以来,虽然大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下班时候总能碰到队员们第一时间把队里发放的物资送到手里,把热乎乎的盒饭送到门口,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个温暖有爱、充满战斗力的集体,也是一个能应对各种困难,完成各种任务的集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