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0年9月26日下午2点,“医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是西安交通大学“科创月”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医学部主办、第二附属医院和口腔医院承办的“医学未来与未来医学科技创新论坛”的分会场之一。会议邀请到了活跃在当前神经科学与医学人工智能学科交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之主题,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巩守平教授和副院长张蓬勃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应邀出席此次论坛的嘉宾有:空军军医大学李云庆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田增民教授、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滕忠照博士、浙江大学李晓明教授、暨南大学鞠振宇教授、复旦大学彭勃教授、上海科技大学胡霁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任维教授、厦门大学张俊松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缑水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吴莹教授。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刘勇教授、吕海侠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蓬勃教授、吕健主任医师担任主持。
会前放映了记录2020年初援鄂抗疫的短片,片中包括我院巩守平书记在内的9位担任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的神经外科医生回顾了带队援鄂抗疫的经历和感受,片中呈现的中国医护人员在援鄂抗疫中的勇气和情怀、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感染了整个会场。短片结束时,掌声雷动。感动之余,也提醒我们肩上的责任:面对未来更多未知、复杂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护佑人类的生命健康?这是医学的责任,也是科学的责任。
带着责任和思考,论坛拉开了帷幕。
巩守平书记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强调,神经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理、工、医等多学科的合作,学科间的交叉融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探寻疾病发生的本质和规律,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为医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提供契机。
之后,论坛进入学术环节。首先,著名解剖学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李云庆教授做了题为“从临床工作实际寻找基础科研问题”的演讲,他通过四个来源于临床的基础研究课题,从根据临床现象提出科学问题到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完成,阐述了如何从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研究方向。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曾成功实施我国首例机器人脑外科手术和国际首例遥控操作机器人脑外科手术的田增民教授做了题为“机器人应用于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报告,他结合自己研发、开展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的经历,以时间轴的方式介绍了国产手术机器人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历程。
张俊松教授、滕忠照博士、缑水平教授和吴莹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多模态神经影像融合与智能分析处理”、“卒中精准预防: 基于动脉粥样斑块的解决方案”、“医疗大数据智能处理”、“胶质细胞调控神经放电动力学”的报告,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诊断、生物信号识别、物理建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医工交叉合作的切入点。
李晓明教授、鞠振宇教授、胡霁教授、任维教授、彭勃教授分别做了题为“GABA 神经环路和精神疾病”、“能量代谢和炎症在器官衰老中的作用”、“应激:从行为到免疫”、“小鼠孤独症模型的纹状体回路机制”、“小胶质细胞再殖和替换”的报告,展示了他们在神经环路、炎症代谢、应激、小胶质细胞再殖等方面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