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由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呼吸疾病诊疗中心、陕西省呼吸重点专科联盟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的“第七届呼吸疾病热点论坛”于2020年8月19日-9月12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依托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以“慢性气道疾病、肺部疑难少见病、肺部影像、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介入诊疗、肺血管疾病及重症医学”为主题的八个专场会议。会议有幸邀请到了国内呼吸领域多位顶级专家作专题报告及病例点评,大家一起相聚云端,分享经验,传播全新理念。
会议主场设立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每场会议由科室主任杨拴盈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科室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德昌教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委、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秀珍教授,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内科学系副主任李雅莉教授,以及张洁副主任、刘昀副主任、方萍副主任、董西林教授、杨侠教授和科室中青年医师们均在现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场
杨栓盈主任主持会议
8月19日晚举行了第一个专场——慢性气道疾病专场,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沈华浩教授讲授了哮喘的转化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就慢阻肺领域最新进展对大家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兼哮喘学组成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讲解了重症哮喘的诊断与管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洁副主任、刘昀副主任则分别就慢阻肺治疗ICS的撤退策略、过敏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做出了精彩报告。
慢性气道疾病专场沈华浩教授、宋元林教授、蔡绍曦教授做精彩讲座
肺部疑难病专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占成教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肺部感染病原的多种分子诊断方法及优劣之处;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影像科主任王仁贵教授就肺部囊性病变影像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讲解;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国俊教授结合临床实例系统性地介绍了IgG4相关性肺疾病的诊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赵辉教授针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诊疗思路做了详尽阐述,并强调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秋红主治医师则分享了一例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外压型气管狭窄,并成功进行了支架置入术的病例,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
疑难病专场 高占成教授、王仁贵教授、赵辉教授做学术报告
肺部影像专场,多位国内著名影像学专家一同参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委兼心胸学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郭佑民教授从影像学角度出发,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辨析肺部感染的可能病因;我院影像科李润明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心胸学组顾问、北京医院放射科陈启航教授则聚焦呼吸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肺部弥漫性磨玻璃影的CT表现做出了精彩讲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刘敏教授针对肺部少见血管疾病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系统阐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明宗娟副主任医师展示了自己参与诊治的六例临床少见病例,加深了大家对胸部影像诊断的认识,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肺部影像专场 郭佑民教授、李润明教授、刘敏教授、陈启航教授做学术报告
肺部感染性疾病专场,更是大咖云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兼感染学组副组长、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结合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讲授了SRAS-CoV-2感染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药物治疗进展,为大家应对当前新冠疫情提供了切实指导;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福州军区总医院赖国祥教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重症新冠肺炎的最新治疗进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徐金富教授则结合2020最新共识解读了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治进展;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平副主任医师针对多重耐药与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的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讲述;柯蕊医生则分享了一例以发热、视物模糊伴肺部多发空洞为主要表现、最终诊断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继发脓毒血症并诊治成功的病例,引发了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肺部感染性疾病专场 曹彬教授、赖国祥教授、徐金富教授做学术报告
间质性肺病专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间质病学组组长、中日友好医院代华平教授从理论到实践详细阐述了IPF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病学组委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娟教授就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与感染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做出了精彩报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病学组副组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惠兰教授从治疗手段的更新、基因检测方面讲述了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进展;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史红阳副主任医师系统性地介绍了肌炎自身抗体及其临床意义;邓文静医生则分享了一例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伴发EGFR-19Del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各位专家对此进行了精彩点评。
肺间质病专场 代华平教授、陈娟教授、张惠兰教授做学术报告
肺间质病专场 线上专家进行交流
介入治疗专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强教授针对不同程度的近声门气道狭窄,向大家讲述了其介入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金发光教授从气道狭窄的原因、分类、分级、分期及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精彩讲授;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副会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靖教授则别开生面、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关于免疫缺陷患者霉菌病灶及伴随细菌感染的ROSE同步化单次介入减局的操作流程,并展示了实例分析;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德信教授结合指南共识及自身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系统性地介绍了肺癌小样本的介入取材技术;李维副主任医师则分享了两例气道狭窄并成功进行介入治疗的病例,讨论专家们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独到见解。
介入治疗专场 李强教授、金发光教授、冯靖教授线上报告及交流
肺血管疾病专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学组副组长、中日友好医院翟振国教授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出发,深入讲述了肺栓塞抗凝治疗疗程及长期管理策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田红燕教授就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进行了详尽介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学组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杨媛华教授从VTE风险评估方法、预防措施及治疗进展方面进行了精彩报告;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侠教授系统性地阐述了D-二聚体在VTE诊治中应用;王蕾医生则向大家展示了一例SLE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病例,引发了线上专家的精彩互动。
肺血管病专场翟振国教授、 田红燕教授、杨媛华教授做学术报告
肺血管病专场 翟振国教授、杨媛华教授进行病例点评
呼吸重症专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导新教授就糖皮质激素在流感、SARS、ARDS及新冠肺炎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潘频华教授讲授了顽固性高碳酸血症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介绍了体外CO2清除和ECMO在此类患者救治中的优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副组长、危重症学组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宗安教授讲述了毛细血管渗漏的发生机制,并从原发和继发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应的诊治方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阎锡新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病例,阐述了床旁超声和HRCT在危重症患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方萍教授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就重症患者炎症因子风暴的发生、识别及处理做出了精彩报告;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宁璞医生分享了一例重症肺炎伴发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案例,强化了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细致、规范开展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呼吸重症专场王导新教授、潘频华教授、梁宗安教授、阎锡新教授做学术报告
呼吸重症专场 杨德昌教授与线上专家交流
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此次论坛为广大呼吸同仁提供了一个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学习交流平台。会议内容精彩纷呈,丰富全面。隔着视频和屏幕,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线上同仁们高度的求知热情。八场会议,每场会议线上收看直播人数均超过5000人,肺部感染专场线上参会人数更是高达9000人。同时,每场会议的视频回放均已上传至壹生网络平台,截止目前,视频累积观看量已达24.8万次。在线上评论区,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触至深,给予了一致好评。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呼吸医务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大家对呼吸疾病的认识更加系统深入。未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努力前行,与国内外呼吸同道们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诊疗水平及学术影响力。期待下一届呼吸疾病热点论坛举办之时,疫情已经过去,我们可“面对面”如期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