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处暑过后,气温变得温和起来。走进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一片方圆规整、青翠旺盛的魔芋引人注目。“这是咱村的魔芋试验田,也是今年产业发展的一道‘新菜品’”,西安交大二附院派驻水坪村第一书记刘世杰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
水坪村是贫困村,精准扶贫开始后,镇村两级和对口帮扶单位西安交大二附院一起,针对劳动力外流、耕地面积小、土地贫瘠等村情,制定了“因户施策、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致富能人,培育大户主体,建设产业园区,实施“三变”改革,建立联结机制等方式,近年来,全村累计发展茶园1400余亩,魔芋1200亩,烤烟300亩,养猪1500头,养蜂1000箱,初步形成了有主导产业、有增收保障的良好格局。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大家发现,村里的产业发展相对“粗放”。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魔芋虽然种植面积大,但是产量却不尽人意。“乡亲们种魔芋全部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缺乏科学精准、系统全面的种植和管护技术,亩产只有800斤,按照市场价约合2500元,刨去种子、肥料、人工等开支后,所剩无几”,村党支部书记徐英军说。
“要从提高种植技术入手,解决根本问题”,刘世杰向大家表达了想法。“相关方面的技能培训搞了多次,但实实在在采取科学种植的农户并不多,因为乡亲们习惯于将魔芋作为附属作物进行林间、地间套种,很多人对集中种植、精细管理并不以为然”,工作队同事的一番话点出了症结所在,也让刘世杰意识到事情的困难性。
“有问题就必须解决,有问题就有机遇”,一个想法在刘世杰脑海萌生,“何不搞一块地试种,用精细管理后的魔芋产量说话,让乡亲们都信服,都能参与进来”。他向医院领导提出了工作计划:确定地块、选定农户进行试种,联系农业专家全程指导,建立稳固的发展模式。
得到肯定后,刘世杰和同事们开始着手魔芋试验田的建设工作。万事开头难,一番动员下来,没有找到愿意试种的农户和地块。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徐英军说:“我来试试吧”。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家胜、监委会主任张波也加入其中,试验田有了3亩各具代表性的土地:坡地、平地、水田。得知启动资金存在困难后,二附院决定出资6万元,一部分用于平整土地、购买种子、雇佣劳力,另一部分用于试种成功后的推广。
在医院的支持协调下,2020年4月,安康学院农业专家廖咸康教授一行到村开展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要选外表光滑饱满,表皮没有明显伤口的种芋,种植前要先用消毒剂处理,杀掉表皮附带的细菌,要纵向开沟挖沟,沟深大概5厘米,要在土地上面覆盖两层玉米杆,魔芋种放在玉米杆上,再覆盖腐土......”,在田间课堂,大伙听得津津有味。村里聘请廖教授为技术顾问,还建立了“线下”实地教学+“线上”远程指导的技术合作关系,为魔芋试验田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管护,现在,魔芋试验田已走上正轨,“按照目前的生长状态和技术管理,预计试验田里魔芋亩产量可以达到3000斤左右,推广成功后,魔芋种植户的收入将提高近3倍”,廖咸康充满信心地说。
二附院和水坪村还建立了魔芋种植推广长效机制,为有意向的种植户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三年之内,在有产出有受益的前提下,种植户将资金返还给村委会,产量最高、技术最好、品质最优的种植户还将获得额外奖励。“我们在魔芋地里套种了玉米,提高综合收益,计划再发展20亩花椒示范园”,刘世杰介绍道,“下一步我们还将拓展销路,让村里的魔芋更加紧俏”。
“水坪村的试种成功后,我们力争把‘资金投入、回收、奖补+技术“线上”“线下”+产品回购、销售’的循环发展模式向全镇推广”,洛河镇镇长陈平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