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战“疫”有我 二附院刘泽世圆满完成北京核酸检测支援工作

时间:2020-07-17   作者:检验科   责编:胡佳     来源:     阅读:

7月12日上午10点55分,由我院检验科刘泽世主管技师等20名队员组成的陕西援京核酸检测工作队结束了为期21天的援助北京核酸检测支援工作,离开首都国际机场,胜利凯旋!

微信图片_202007170819473_副本.jpg

6月19日晚接到省卫生健康委紧急通知后,医院迅速响应,抽调检验科刘泽世主管技师代表医院和科室,同来自西安、咸阳、宝鸡、延安、汉中的20名队员快速集结,组建“陕西省支援北京核酸检测工作队”,6月20日下午,刘泽世携带核酸检测设备抵达北京并进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后续补充包括核酸提取仪、扩增仪和灭活孵箱等设备。一场“北京保卫战”就要打响了。

抵京当晚,医疗队立即召开全员大会,成立了“一部四组”,即四个职能组(技术组、生物安全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和临时党支部,刘泽世被指派为生物安全组组长。6月21日,协同院感办及新冠实验室老师针对此次疫情对大家做了安全防护、感控消杀、应急预案等详细全面的培训,大家立即投入到检测工作中。

陕西援京核酸检测工作队第一时间与北京朝阳医院团队组建“秦朝战队”,实行全程闭环管理,战队成员结对子、快速磨合,人员上岗“三班倒”,设备运转不间断,24小时全天候检测,使得朝阳医院成为北京市医院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速度最快的检测队伍,也是日检测能力最高、检测量名列前茅的一支队伍。仅三天时间,检测能力由6月21日的1300份/天提升到12000份/天,6月29日检测能力提升至17000份/天;发热门诊及急诊患者平均报告时间3.5小时、住院患者约5小时,体检人员约7.5小时,平均报告时间缩短了2小时;核酸检测量从6月20日至7月10日共计核酸检测9万余人份。

微信图片_202007170819471.jpg

刘泽世在朝阳医院核酸实验室

在提高核酸检测量、保证检测质量的同时,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水电等系列安全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为避免实验室感染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组组长,刘泽世协同朝阳医院实验室老师制定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标本溢洒和职业暴露的处理制度等各种生物安全相关制度。他还利用工作之余组织大家学习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等,保障大家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每位队员严格执行院感要求,保护好自己才能让工作更好的进行。“秦朝战队”在提高核酸检测量并保证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工作期间无一例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生物安全组交出了一份实现实验室安全“零”事故的优秀答卷。

微信图片_202007170819472.jpg

刘泽世协同朝阳医院实验室老师制定生物安全制度

全国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刘泽世已在核酸检测岗坚守数月。3月1日接到科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量突增,需更多专业人员紧急支援发热门诊的通知后,刘泽世立即申请进入发热单元开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标本采集后,先进行灭活。灭活后的样本操作人员用移液器将采集管里样本加入到EP管里。这项工作完全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人员思想要高度集中,稍有不慎,就会污染到标本和自己,只要进入到生物安全柜里,手就没有办法取出来,所以在那张椅子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同时,在三级防护下,每隔一会儿必须深呼吸一次,来缓解缺氧带来的不适感,紧箍的N95口罩,挤压着鼻梁骨异常疼痛。但是,标本量大,检测要快,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刘泽世三四个小时便完成了几百份标本。结束第一天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卸去一层又一层的“束缚”后,他才发现衣服已湿透,胳膊上、脸上、耳朵上全是勒痕,头一次感觉畅快的呼吸是多么幸福。

有一件事让刘泽世印象深刻。某一天20点多,他突然接到通知,有一位复学的学生发热,同班的所有学生都被临时隔离,需要紧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只有排除了这位发热学生未感染新冠病毒,才考虑同班五十多名学生是否可以回家。刘泽世立即投入返回岗位,进行加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显示,发热学生的核酸结果为阴性。想到自己的工作能为焦急等待的50多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学校的师生带去帮助,刘泽世感到内心职业自豪感及满足感油然而生,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有机会在这次疫情中奉献出的一份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717081947.jpg

刘泽世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热单元进行核酸检测提取

坚守42天后,刘泽世离开发热单元,来到了来到核酸扩增岗位。这个岗位主要任务是将发热单元提取的标本立刻进行核酸扩增与数据读取,有时做完实验就已经是深夜了。但看似流水线一样的工作不能出现半点差池,最后才能发出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由于整个检测过程都要与病毒亲密接触,每个人要做好三级防护,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行操作,这也极大的考验着实验人员的体力。

作为这场战役的“火线侦察兵”,每一位坚守岗位的检验人都以勇敢、奉献、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直面”病毒,不惧生死,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克敌制胜,践行医者誓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