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尽己所能为患者服务”是西安交通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全体队员的郑重承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我践行抗疫护理工作的格言。
3月10日,窗外的樱花如期盛开,微风拂过吹过,我看到武汉这座城市正在春天里慢慢苏醒,今天也因为我和一位“特殊”病人的合影,让这个平凡的日子变得彼此难忘。
来到武汉的30多天,我已经适应了这种战斗着的工作常态,上午同往常一样,进入病区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望心理存在问题的患者并逐一进行心理疏导。走到3号病房刚进门,11床患者唐大姐就急匆匆地跑过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小杨,我终于见到你了,我要把你留在我的手机里……”。话语断断续续,兴奋中带着哭腔,一时我还没太明白她的意思,安慰她回到床位坐下,了解后才知道,医生告知大姐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她说:“在出院的前一天,我一直等着你来上班,想和你照一张合影,今后想你的时候好拿出来看看。”听到此话,我紧紧抱住她,激动地眼泪顿时模糊了眼睛。唐大姐从病重时的不能下床到现在能走能跑,从对疾病的极度恐惧到现在的平和对之,这一切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我们相拥着拍完照片,看着她喜悦的泪水,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30天来和大姐一起搏斗“新冠”的日日夜夜,想起在一起的720个小时陪伴守护,43200分钟的不离不弃……
2月11日,在护理4C组入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0西病区的第一个工作日后,我主动要求加班跟随杨惠云主任查房以了解病人情况,我们仔细查看了全部患者,共计45位。11床患者因反常的情绪变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开始描述自己的不适时瞪着大眼睛、声音尖细,宛如温顺的“小猫”,你顺着她便一切安好,你若逆着,她便立即变为凶悍的“狮子”大呼小叫,或着哭闹多是埋怨。查房结束,我仔细翻看了她的病例,经过分析病例,我认为从疾病本身来说该患者不算太严重,她异常的情绪变化需要从护理上找到突破点。
第二天,我再次来到她的床前跟她聊天,听她诉说自己的委屈,她讲:“我大年初四就发烧、咳嗽到医院打针,看着有些病人死掉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我儿子陪我打针也生病了,他在金银潭医院住院,我们会不会都死掉啊?”说着说着就放声痛哭。我给她详细介绍什么是病毒性肺炎,指出哪些病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她听完后似懂非懂,但也不再想着自己会死之事了。紧接着她叙述自己的不适,她说:“痰液非常多,要不停的吐”。我询问她痰液的性状?是咳出来的还是后鼻孔倒流下来的?她回答:“不是咳的,也不是倒流的,是嘴里产生的痰,睡觉时若不去吐,痰液会淹了我,我都不敢睡觉。”
通过阅读病例结合与患者交流的情况,我认为唐大姐的主要护理问题如下:知识缺乏, 缺乏对“新冠”肺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恐惧, 这与她住院前的经历有关;焦虑,与担心儿子身体和自身的健康有关。于是针对患者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措施,包括个性化的疾病知识宣教、身心放松技术应用、倾听、换位思考等,并从谈话当天开始逐项实施。
4天后唐大姐告诉我,她的“吐痰”好转了,晚上如果不想,她就可以不吐痰,而且可以睡着觉了。再4天后,她说:“护士给我讲了很多知识,我虽然记不住,但我能听明白一些,感谢你们关心我。”27日,患者说……,很明显,我们执行的护理措施有了明显效果,唐大姐“理智”了许多。
3月6日查房前,唐大姐的主管医生郭教授说:“11床两次核酸检测阴性,CT检查肺部的炎症吸收了近70%,血常规正常、淋巴细胞正常,已基本符合出院标准”。我暗自为唐大姐的生理指标恢复而感到庆幸,急匆匆走进病房评估她的心理指标恢复情况,她告诉我:“听了你的话,现在不急躁了,“痰液”也不多了,晚上能好好休息。我儿子也出院回家了……”。她询问她出院能否和家人住在一起?衣服怎么消毒等等。我按照她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进行讲解,她仔细地听着,不住地点着头。
时间的指针定格在3月10日上午,便有了开头“合影”的那一幕。唐大姐要出院了,我为她的身心全面康复感到由衷的高兴。是呀,30多天了,我们相互鼓励、相互配合,不抛弃、不放弃,从护患到朋友,从朋友成亲人,她现在要回家了,我心中真有十分牵挂,百般不舍。一张合照,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段经历,包含了一份情感,在那个风和日丽的江城,仿若多了一份牵挂。有人说,这世上最美的照片不是物景本身,而是它帮你定格瞬间留下的美好回忆,即使事隔经年,当翻出旧片,想起战斗疫情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医患感同身受的互相尊重、温馨相处,是彼此陪伴后真情的感动。
习主席针对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时指出:“武汉赢则湖北赢,湖北赢则中国赢”。武汉的疫情正在逐步好转,祖国必将取得抗疫的胜利!届时,我们也将离开英雄的江城,离开为之战斗过的武汉,离开千百位康复了的“唐大姐”,到那时我也要把“你们”留在我的手机里,用爱保存,秦楚守望,福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