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3月23日,来到武汉支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0病区已经45天。
这里是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患者情况复杂,病情危重。很多患者已经住院超一个月,合并症极多,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足背动脉栓塞等等。对于这些身体衰弱的患者,经过多天的输液,外周血管已经被破坏。再加上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全身水肿等特殊状况,已经无法静脉留置针输液了。
抢救生命的药物不能进入患者体内,大家束手无策,急需建立能够快速输液并泵注药物的“快速通道”。PICC科室在新冠肺炎期间并不开展业务。但我们所管的危重患者,血压急剧下降、频发室早、有创呼吸机支持下仍无法维持血氧饱和度。千钧一发之际,如果血管活性药物再无法输注到患者体内,等待患者的只有一种结局,就是死亡,怎么办?
“我来!”我沉着地说,“我是麻醉科医生,我可以做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没有PICC的情况下,这是保证患者药物和液体输注的唯一手段,此刻只有麻醉科医生必备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才能挽救患者。我迅速协调同济医院,在最快的时间内拿到了中心静脉穿刺包。一层层套上双层鞋套、隔离衣、防护服、双层口罩、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层层的包裹让人窒息,我深吸一口气,用手消进行手卫生以后又喷洒门把手,然后再次手卫生,推开了通往病房的第一层门。这样的门和反复的手卫生要经过五道。韩寒的《三重门》推开了少年和成人的界限,而我眼前的五重门隔开了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人曾经共享的世界。
迅速来到患者身边,患者血压仍在下降中,外周静脉泵注的血管活性药物却速度很不理想。如果药物发生渗漏到患者皮下,有可能引起患者局部组织坏死。我立刻调整了患者体位,进行穿刺操作。护目镜里的水汽慢慢浮起来,眼前的变得更不清晰,防护服里双层口罩覆盖着口鼻,渐渐连呼吸也变得困难,汗水已经将最内层的贴身衣服全部打湿。以往很轻松的动作,在防护服下都极为困难。所有人走路都变得慢吞吞的,因为动作一大扯破防护服,就会立刻暴露在病毒之下。所有有创操作都是大风险,一个操作不慎,穿刺针、刀片或者缝合针刺破手套、刺伤皮肤,新冠病毒就会直接进入操作者体内,成为职业暴露。我摇摇头,利用汗水顺着护目镜内侧滑下而暂时清晰的一道水痕,依靠着三层手套后极为麻木的触觉找准骨性标志定位正确后穿刺,由于视野困难,基本看不清楚。这时,曾经穿刺上百例娴熟的经验帮助了我,穿刺置管非常顺利,中心静脉通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了。
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非常顺畅地持续进入患者体内。血压回升、生命体征稳定,输液速度满意。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次抗击新冠肺炎,麻醉医生处于最前线。不论是吕建瑞主任拯救患者通气的终末手段气管插管有创呼吸,还是我建立快速输血、输液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都是“零距离”接触患者,在与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挽救患者生命。
截止今日,我已为本病区三名患者穿刺进行了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一线医师管理患者29名。从大雪纷飞时推着病床行走在泥泞里,到现在欢送患者出院于樱花树下;从夜半啃着榨菜馒头的充实到今日站在新冠病区的走廊上吃盒饭。这一路行来,学会太多、感悟颇多。我的战友们都在努力,我们都在努力,为武汉抗疫的大决战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