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与年轻人在一起,我能更好成长”。这是我们医用超声研究室党支部雷小莹教授在参加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催人奋进的语句。今年已经78岁高龄,58年党龄的雷老师用这样一句温暖而振奋的话语感染了在宗濂会议室参会每一位同志,她用自己的不断学习、勇于传承的自身经历将本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支部党员自由讨论发言环节,医用超声研究室的学科创始人之一、退休后返聘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雷小莹教授,深情回忆了自己入党五十余年来的感受,让她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知识的传承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她说没有传承就没有今天小有成就的超声专家雷小莹,她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还想再为医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前辈们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我,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我所学继续传承下去。其实,除了你们跟我学习,我也要向你们年轻人学习。比如在新技术、新开的学术会议方面,年轻人的新理念新技术值得我去学习。另外,支部的援藏英雄李谦同志,深夜急诊为病人床头穿刺的姜珏、何鑫,还有为学科发展殚精竭虑的周琦主任,他们身上的这种奉献精神也值得我去学习。所以我不愿意离开这个朝气蓬勃的大家庭,我想和年轻人一起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雷老师这段朴实无华但却包含深情的发言,让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湿了眼眶,大家都被雷老师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所鼓舞,也为雷小莹教授这些年来为支部及学科建设无私奉献却从不言累的精神所感动。
院党委书记巩守平听完雷老师的发言后语重心长的说:一个人的成长不能以年龄、身份、地位、财富多少而论,雷小莹教授快八十岁高龄如此谦虚、要求成长的精神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乃至全院的党员同志们深思和学习,“成长”永远在路上。其次,一个人“成长”需要一个好的氛围,雷小莹教授之所以愿意留在医用超声研究室党支部里成长,说明这个支部的氛围一定是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第三,“成长”可以是知识的融通,先进信息的沟通,也可以是学科的发展。如同吉林大学一院神经内科感动医界的“台阶教授”,85岁高龄的饶明俐老专家为听学术会席地而坐台阶的事迹一样,我们的雷教授也用“与年轻人在一起,我能更好成长”这样的行动感动了我们,我们应该把这种不断学习、不忘传承融入到我们西医人的精神里。让这种精神化作推动学科发展的持久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最是情怀动人心,“与年轻人在一起,我能更好成长”,雷老师孜孜不倦行医教人的一生宛如一本好书,引人入胜,字字珠玑,每一页都写满了爱院之情,爱科之情,雷老师传承给我们的不仅是她精湛的技术,不只是她卓越的科研成果,更是勇于传承、勇于奉献、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一声发自肺腑的话语,时刻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凝聚朝气,把这种传承的精神在二院的沃土上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