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ECMO护航下多学科合作救治ARDS患者

时间:2017-12-29   作者:急诊科 张丽   责编:张雷     来源:     阅读:

12月24日,周日,人们都在享受着和家人的团聚,而急诊科医护人员依旧一如既往的坚守着捍卫健康的第一线。巡视完病房的值班二线张正良副主任刚刚进入办公室,就接到了住院总党旭升医师的电话,电话中告知,一例从甘肃转来西安、先后在省内其他三甲医院就诊过的患者以“急性呼吸衰竭”收住急诊ICU、机械通气下氧和改善不明显,需要紧急支援,挂了电话,张正良副主任立即奔赴床旁、指导治疗。

1228_6.jpg

病史追问了解到该患者来急诊时,已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波动于30~45%之间,伴心率偏快,波动于120~150次/分,血压偏低,波动于90~110/45~60(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且烦躁不安,急诊抢救间予以紧急气管插管、转运呼吸机支持下收EICU。入院后予以镇静、镇痛并呼吸机控制通气,在高PEEP、高压力支持、纯氧下血氧饱和度仍波动于50~60%,血气分析提示PO2:36mmHg,Lac: 6.5mmol/L,查体双肺闻及广泛湿罗音,右侧为著;因患者病情危重,未能及时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但患者约1周前的CT提示右上肺脓肿、右下肺及左肺大致正常。经过综合分析,考虑患者为右肺脓肿扩散、继发急性双肺严重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经过积极、高支持力度的机械通气,患者氧和改善不明显,张正良副主任通过综合评估后考虑患者病情极危重、若不能有效改善氧和即将出现生命危险,但目前的机械通气策略已无法满足要求,立即决定对患者采用V-V ECMO治疗,遂在向科室主任裴红红教授汇报、嘱立即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等积极准备的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患者家属了解后当即表态同意应用ECMO治疗。得益于急诊科多年来在ECMO团队建设方面的成效,从决定开展ECMO开始,科室ECMO流程立即启动、医护ECMO团队放弃休息,立即从西安市的东西南北齐聚科室,裴红红主任和柏玲护士长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进一步共同评估病情、完善相关准备。为更有利于置管、减少对患者的损害,急诊科立即邀请B超室、放射科、胸外科、呼吸科等多科室会诊,协助评估血管情况、肺部情况等。床旁X片提示患者双肺弥漫性改变,符合ARDS影像学表现。

1228_2.jpg

1228_7.jpg

准备工作在积极进行中,而患者在有效液体复苏、强有力血管活性药物维持、高支持力度呼吸机辅助呼吸下,也只能勉强能够维持血压,而血氧饱和度仍波动于40~60%;时间紧迫,ECMO团队到场后,立即兵分多路,按照既定流程有条不紊的开展置管、预冲,同时裴红红主任和张正良副主任在旁参与并指导救治,最大程度维护好患者生命体征。时间一分一分过去,所有人都绷着一根弦,麻利而镇静地操作着。

“右侧股静脉置管成功!”

“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成功!”

守候在旁的影像科值班医师也第一时间为患者做床旁X片,结果提示置管位置良好。

“预冲完毕!”护理团队也传来了好消息。

“上机成功!”

“开始转机!”

一声声报告和指令,预示着ECMO团队在B超室、影像科等科室的协助下,一气呵成的完成了帮助患者进行生死较量的所有工作。随着ECMO转机、膜肺成功发挥效应,患者引出的暗黑色的血液,转变成鲜红色后回流至体内,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50%、60%、70%、……仅一分钟就逐渐上升至接近90%,患者全身发绀的现象也逐渐消退、嘴唇也渐渐转为鲜红色。

1228_1.jpg

1228_3.jpg

1228_4.jpg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了!

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等状态,裴红红主任、张正良副主任等一直守护在患者床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逐渐下调血管活性药物、减弱呼吸机支持力度。

夜已深沉,但直至凌晨,所有人员仍没有离开病房,直到患者病情完全稳定、并妥善安排好后续工作后,团队人员才逐渐下班。第二日,患者已经完全停用血管活性药物,而呼吸机的支持力度也降到了最低,而患者生命体征、氧和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体病情稳定,为后续进一步治疗原发病提供了可能。

1228_5.jpg

我院急诊科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少数能开展ECMO技术的急诊科之一,通过院内急救、急诊ICU,一体化救治将最大程度缩短救治延误时间、改善治疗效果;ECMO也是急诊ICU的保命法宝之一,是科室十八班武艺中的核心技术,通过将患者体内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膜肺氧和后,再回流至患者静脉或动脉,构成了VV ECMO和VA ECMO两种基本模式,可完全或大部分替代患者肺脏、心脏功能,是为各种急性起病、危及生命、而临床具有可逆性的疾病或等待进行心肺移植、及作为供体提供器官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替代治疗的有效办法,也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综合势力体现的核心技术。

近年来,在裴红红主任的领导下,急诊科逐渐建立并完善了ECMO团队建设,已多次开展ECMO技术;这次成功、有序的救治,是对ECMO团队的又一次大阅兵,也是对我科医护团队整体能力的考验。而本次救治过程中多科室的协助,也进一步展现了我院作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整体实力和良好的医院文化,为后续开展ECMO救治、甚至为手术患者进行ECMO护航治疗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