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中国医学论坛报》现面向全国医务人员征集你身边的医学创新小发明
接《中国医学论坛报》通知,请各科室按要求积极投稿,踊跃参加。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19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同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实,早在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和习大大号召之前,广大医生就已经在临床工作中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患者舒适度,搞起了小发明、小创造。
这些创新有的已经申请了专利,比如下面这些。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医生夏敏为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发明了唇齿保护型咬口,这种咬口兼具保护导管、固定导管、保护双唇和保护牙齿的功能,可避免传统咬口对上腭和嘴唇牙齿造成的损伤。该产品已申请专利,并上市销售。
湖北省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医生王惠明为解决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后易发生漂管的问题,借鉴血管介入治疗的方式,发明了一种带导丝隧道的不锈钢手术钳——“王氏钳”,采用导丝进行穿刺置管,不仅微创,而且大大降低术后漂管风险。关于“王氏钳”的3篇论文在《血液净化》(Blood Purif)杂志上,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经过8年研制和完善,2016 年10月,“王氏钳”正式作为临床新技术试用。
有些创新并没有形成产品,但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悉心呵护。可见,只要用心+思考,医学创新无处不在,相信在你的周围,早就存在着加入了“万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军里的医务人员。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医学论坛报》现面向全国医务人员征集你身边的医学创新小发明,欢迎您来举报这些“不务正业”的医生。
我们将从创新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对征集到的创新成果或案例进行评价,邀请专家和读者进行打分,综合多方面意见评选出前10名。具体有转化潜力的项目有可能被纳入医学转化平台候选项目哟~~
征集内容:医护人员为改进医学技术、提升患者体验做出的医学创新,如文中介绍的案例,可以是专利产品和创新医学技术,可以是医院和科室内部使用的小物件、小窍门,也可以是创新理念。
征集形式:以文字形式介绍您要“举报”的医学创新,包括发明者或发明团队、创新内容、解决的实际问题、应用效果,配以解释说明的图片或视频。字数500~2500字均可。
征集途径:发送邮件至zonghe@cmt.com.cn,请务必注明来稿的作者、单位和联系电话。
截稿时间:2018年3月31日。
结果发布:评选结果及优秀创新案例将通过《中国医学论坛报》及“壹生”APP进行展示。
详情请见链接:http://mp.weixin.qq.com/s/29sIW1HcNsZXRMF58KmB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