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陕西援鄂医疗队员疫区日记】第一次进入“红区”

时间:2020-02-04   作者:援鄂医疗队   责编:王妮     来源:     阅读:

3日清晨,我完成了第一个夜班,刚从病区出来,阳光正好,温暖入怀!第一次进入“红区”是晚上十一点,我和队友乘坐专用公交车赶赴九院,想着能早一点接替上一班工作的战友们,好让他们回去休息,昨夜八个小时战斗,十一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不上厕所,我也第一次穿上了纸尿裤,我们在坚持!

第一次走进九院的隔离病房,进入到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工作中,内心很忐忑,也有点紧张和恐惧,但是看到同队的小妹妹,我必须坚强勇敢,我要为他们以身作则,鼓舞士气。进入清洁区,我们每个人熟练的穿上一层又一层防护服,带上护目镜,戴好口罩,装备齐全开始战斗,还没有走进病区,护目镜上已经起了雾气,战友们都感觉呼吸不畅,我们互相鼓励加油打气,信心十足去迎战新型冠状病毒。

进到病区,大家立即投入工作,一共35个患者,8个病危,23个病重,我们按照分配两人一组,每组分管八名患者,此外,我还要负责主班和医嘱处理的任务。大家立马投入战斗,交接患者,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做好生活护理和相应护理治疗。职业习惯使然,交接完患者后,我首先熟悉了病区环境,尤其是抢救物品和抢救车的位置和备用情况,检查了治疗室的各种物品摆放,做到心中有数,以备需要时能在第一时间内拿到,随后了解了消毒隔离情况,配置消毒液,在这个班次中将治疗室、护士站和走道,用消毒液前前后后喷洒消毒了三遍,临下班前用紫外线灯将治疗室等地消毒,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安心的工作环境。

所有治疗在紧张有序进行着,不知不觉过去了四个小时,有的队友支撑不住了,口罩嘞的耳朵疼,护目镜压的鼻子疼,艰巨的条件下大家的身体逐渐达到极限,我们多次劝导对方换着休息,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都积极的把休息时间留给他人,这些工作放在平时对于身经百战的我们来说真是小菜一碟,但现在大家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走路像企鹅一样笨重,还要不停的穿梭在病房,给病人做生活护理和治疗用药,这样一个夜班,是对专业能力和身体素质的考验,但大家决定一起坚持到下班的决定,让感动、感谢与团结在这个的病毒环绕的病区为我们带来了希望与动力。我们组八名患者,有五名都是卧床患者,其中一个还插着胃管和尿管,要翻身、喂药、喂餐、喂水、监测生命体征等等。记得有一个稍微轻症患者需要水,我拿着水壶去给她倒,但她自己走到病房门口,把我阻挡在了门外,不让我进去,倒完水后微笑的说了声“谢谢”,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坚强和感谢,以及战胜疾病的勇气。还有一位患者喘的厉害,说是口干想喝水,我走到床前,倒了一杯水,但温度有点烫,让他稍等一下随后准备去水龙头下冲一冲凉凉,但患者就来不及,我就给他倒在杯盖上一点一点看着他喝下去,看到患者的时候,有一种心痛,感到心塞,感觉他们真的很弱小,他们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安慰,只希望能帮他们多做一点,哪怕多做一点点举手之劳的事情,我的内心才能得到片刻安静,疾病无情人有情,就希望我们的一次握手,一次鼓励,一个微笑,都能带给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下班后,每个人都是布满勒痕压伤的脸和满是褪皮粗糙的手,疲倦的面容,但却都有一双坚定的眼神和一股与疫情对抗的决心,这是我们二院人、交大人的决心,也是我们医疗队,我们陕西人的决心,更是所有中国人的决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与病毒抗战到底,我坚信我们一定会赢!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邵娜

2020年2月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