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交大二附院退休职工心系抗疫一线

时间:2020-02-04   作者:离退休办   责编:胡佳     来源:     阅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必须取胜的战争。西安交大二附院作为陕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医院,全院部署新型肺炎防控工作,全员一级响应积极应战,两批援鄂医疗队已经投入疫情的救治工作中。

在严冬里的战“疫”中,交大二附院的离退休职工们时刻关注着这场疫情,时刻牵挂着我们一线人员,也在用他们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有满怀深情的爱,更有着舍己为人的精神力量。

“拿不准的,病情重的,我来定夺!”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退休教授、陕西省防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首席专家顾问——杨德昌老师是一位83岁高龄的老党员。已是耄耋之年,本应在家中颐养天年,而他却挺身而出,作为我省疫情防控顾问专家,还奔波在“抗疫”的一线,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之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挺身而出,给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最坚定的精神支持。

81e550db20ffe35dee789e4ee67f5fd7_副本.png

当退休职工杨德昌老师听闻我院被指定为陕西省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省级定点医院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要求参与抗击疫情工作,他向医院坚决表态,“拿不准的,病情重的,我来定夺!”。这句掷地有声的表态,显露的是一种底气,展现的是一种勇气,彰显的更是一种担当和情怀,让科室年轻医生们心里倍感踏实、倍受鼓舞,大家由衷地敬服:“杨老师就是我们‘定海神针’,就是我们身边的‘钟南山’!”。

“这是我俩应该做的,一件小事不足挂齿”

两位普通的退休老师,也是两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生活上节俭的他们,对防控疫情却很“慷慨”一次性就捐献了10000元人民币;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他们是我院一对伉俪张全忠和臧企教授。

1_副本.jpg

当医院发起第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捐防护物资,张全忠和臧企两位老师就第一时间联系退休办,说“自己年龄大了做得事情有限,但也想为抗击疫情做些贡献,想为抗疫一线工作捐款”。两位老师焦急的督促孩子把钱捐到了陕西省慈善协会,协会第一时间采购医用物资分发给收治新型冠中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两位退休老师面对办公室人员的感谢时说“这是我俩应该做的,一件小事不足挂齿”。

85岁的臧企老师是我院眼科的一位退休老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离开临床一线后,她并没有就此歇息下来,作为一名党员,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坚守在我院医务室工作,长期坚持参加西安交大、社区、省老龄委组织的各项义诊,发挥着晚年的余热。六十多年医路如一日,坚守医者初心矢志不渝,心存大爱情系家国,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正是我们二院人的价值体现。

面对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们,退休老师们说,“从照片上看到了曾经的我们,经历了唐山大地震、SARES等重大事件,身在岗位置生死于度外。现在就想为战斗在一线的勇士们加油!祈福!祝愿他们平安归来!”。

3_副本.jpg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诸如此类事例还有很多,许多退休老师还坚守奋斗在疫情时的医疗战线上,还有默默做好坚强后盾的援鄂医疗队的家人……。

寒风飞雪后,春暖花开时。因为有你们坚毅的支持,我们坚信终将战胜疫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