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4月30日,皮肤病院吴佳纹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皮肤科期刊排名首位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IF=12.8)上发表了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JAK1 inhibitor upadacitinib monotherapy for papulopustular rosacea: A real-world study”的最新研究论文,证实了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PP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是我院首次在皮肤领域顶级期刊JAAD上发表临床治疗真实世界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研究招募了12例3个月内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PPR患者。患者接受为期12周、每日1次、每次15mg的乌帕替尼单药治疗。研究运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价(IGA)、临床医师红斑评估(CEA),同时采用患者自我评估(PSA)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RQoL)评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皮肤屏障功能,采用无创方法检测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含水量和经皮水流失(TEWL),借助八光谱面部成像技术记录治疗过程中皮损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83.33%的患者面部红斑明显减轻(IGA≤1),91.67%的患者IGA评分改善2分以上,CEA评分改善2分以上的患者占91.67%。玫瑰痤疮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平均提升62.31%。通过皮肤屏障功能检测发现,治疗后,皮肤含水量平均提高46.33%,TEWL值平均减少23.48%;角质形成细胞分布更均匀、形态更规则,皮肤角质层FLG含量平均增加66.56%。八光谱面部成像技术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炎症性红斑和丘疹脓疱也得到显著改善。另外,研究发现,在4例合并特应性皮炎的玫瑰痤疮患者中,玫瑰痤疮症状和特应性皮炎相关评分均显著改善。整个研究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该研究表明,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有望成为玫瑰痤疮的有效治疗方案,对合并特应性皮炎的玫瑰痤疮患者来说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研究为玫瑰痤疮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皮肤病院徐冰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皮肤病院吴佳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