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天气渐寒之际,疫情再次冒头。连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一周之内已波及10余个省份。一时间,气氛骤紧。疫情反复,需要有更多耐心和定力。作为这场“战争”最前沿的战士,交大二院检验科全体同仁在耿燕主任的带领下不畏困难、不惧严寒、团结一心,将防疫工作打响在第一线。
统筹部署,强响应。2021年10月17日,检验科耿燕主任接到院领导传达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召开线上科委会,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应对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她要求全体检验科同仁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全力以赴、履职尽责,共同铸牢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网,为西安市欧亚经济论坛、残运会等重大活动圆满顺利召开保驾护航。她强调务必加强科室职工健康管理,落实全员包括职工、进修、规培和进修健康状况和行程日报告制,严格科室外来人员管理和备案,强化重点岗位核酸检测频次,做好采样人员的标准防护,强化采样人员技术培训和生物安全的培训,提高新冠核酸标本采集的质量。为保证每个采样点(东广场、西广场、本院职工、愿检尽检)采样质量,再一次强化采样人员技术培训和生物安全培训,耿燕主任一再呼吁科室全体人员,要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可能存在的不断演变的工作问题,发挥主人翁精神,打响疫情防控保卫战!
为落实省卫健委文件最新要求,在院领导、人力资源部积极协调下,在科主任的不懈努力下,仅仅2天内内解决西广场“愿检尽检人群”核酸采样,做到“愿检尽检人群”核酸采样24小时值班制。为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解决实验室和移动检验车检测设备不足、信息录入、水、电、网等一系列可能影响核酸检测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协助医务部制定交大二附院全员新冠核酸检测应急预案,加班加点组织培训各临床科室相关人员信息录入、标本推送工作,并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全员核酸采样、标本运输、检测和报告的效率,保障正常的医疗秩序。
新冠核酸检测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每缩短一点时间,就会延缓新冠疫情链条的传播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永难忘,10月25日,疫情升级,全院开展住院患者、陪人、医护人员全员核酸检测,24小时永在线检测,保质保量完成当天11400人次核酸采样和检测工作。全员齐心,战疫情。在过去的十三天里,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不断涌现。危急时刻,随着全员核酸筛查量井喷式增长,核酸检测岗位人员短缺,检验人争先恐后,检验科微信群不断有请战的声音:“主任,我随时待命,我可以支援核酸检测岗”“主任,我是党员,我先上”“主任,我之前在发热单元待过,我熟悉,我能胜任”;检验科党员吴彦雪同志工作高度负责,为了条码机电脑正常运转楼上楼下跑上跑下,多方联系解决电脑联网问题。郭娟同志观察到夜间打印报告患者较多,主动想办法协调采血广场的自助报告机,发现广场采样患者多又不辞辛劳加入到采样队伍中去。尹佳峰、屈梦主动请缨利用下班时间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新冠核酸检测组(周挺、赵雅、刘双玉、胡晓琴、张雪、张艳、田莹、周晓燕)更是连续作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工作,保证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准确及时。张延军、柴丽娟、王幼莉、付淑严、樊小燕等老师作为科室老一辈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在眼下核酸检测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踊跃承担核酸标本接收工作,与科室年轻人一同坚守岗位,冲锋一线。这样的故事,在交大二院检验科每一天都在上演,他们每一个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责任担当、集体精神、优良传统”。
发扬传统,保长安。长期以来科室领导都高度重视员工思想工作,开展“微党课”等活动,学习“红旗渠精神”“两弹精神”,学习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求全体同志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论SAS疫情、汶川救灾、甲型流感防控还是疫情初期援京、援疆、援藏,二附院检验科这支思想可靠、素质过硬的团队就从未缺席过。作为首批定点单位重点科室参与其中,全体人员持有PCR上岗证,拥有万份核酸检测实验室和移动检测车辆,在疫情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多次获得省市、学校、医院表彰殊荣。正是有着这样党建文化底蕴,才造就了这么一支,牢记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以服务临床、服务患者、服务社会为目标,为西部医学检验事业,构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强大队伍!也才能在社会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第一时间奋战一线,为长安的平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