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陕西援武汉医疗队员疫区日记】日常护理中的温暖与希望

时间:2020-03-05   作者: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护理四组   责编:杜维     来源:     阅读:

援湖北已快一月了,由最初的紧张到现在对每位病人的身体状况牢记于心,在这里上班不仅需要体力与耐力,更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

依然是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在大巴车上,杨慧护士长将工作进行分配,每个人不仅要管好自己的病人,测体温、血压、胎心监护、打胰岛素、肌肉注射等日常的护理工作还有患者的生活护理,此外今日还有个重大任务:给危重病人转床。

图片1_副本.png

危重患者的守护战士——黄杨杨

黄杨杨护士所管理的病房有情绪不稳定的老年人,病毒的强传播力加上住在这里无法与家人相见,老年患者有极大的心理问题。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每每患者大喊大叫或者不配合医疗工作,黄杨杨护士便十分耐心地握住患者的手,仔细倾听患者的需求,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她总耐心一一回答。刚做完脑室引流的老爷子也需多巡视勤观察,隔壁床病情危重的老爷子亦是工作重点对象。在这里,她像一位战士,守护者每一位不论是身体或是心理问题的重症患者。

图片2_副本.png

妙招解决呼吸机漏气——张彪 张萌

张彪和张萌是管理使用呼吸机患者的两名护士。张萌护士照顾起病人如同家人,穿着防护服、戴着厚厚的手套、一口饭、一口水,都是张萌弯着腰亲自喂到病人嘴边,直到病人吃完饭,此时腰已十分酸,但再难也要坚持。张彪护士管理有创呼吸机,由于呼吸机管道使用过程中有部分组件有问题,张彪认真仔细查看,对于有漏气风险的管道,他将原来使用PE手套的方法改为胶塞,解决了反复出现通气量不足报警的现象,真可谓是能工巧匠。

图片3_副本.png

李静、宋娇娇、赵悦、余晓倩四位护士工作起来十分默契,常常是一人一项工作,将每一项都落到实处,你发餐我打针,你测血糖我登记……,因为共同的使命使得大家干起活都乐此不彼。

图片4_副本.png

患者减压站——与患者交朋友的杨慧护士长

病房里的每一位病人都让杨慧护士长特别牵挂,对于危重患者,她更是每日深入病房了解患者需求,好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催促着她,安排好病区的重要工作之余,便是为患者做心理辅导,有次刚走到一位患者的床前,患者看到杨慧护士长急忙说:“我先不吃饭,上次您和我聊完之后我内心觉得舒服多了,多亏了你们的照顾,有时想和你们聊聊天又担心你们太忙了”。可见患者对这样的需求是多么强烈,每每看到患者这样肯定我们的工作,再累也是值得!

图片5_副本.png

所有人到下班时间都没有离开,需要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合适的病床。可在这个特殊的病区里,转床十分不容易。对于相对较轻的患者,把每个患者的随身物品整理好,把患者移至合适的床位。然而对病情危重携带有创呼吸机的患者,长时间依靠呼吸机支持呼吸的病人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如何保证患者在脱机不缺氧的情况下安全转运,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转床。转床之前,杨慧护士长和大家一起评估病人是否可以转运并商议最佳的安全转运方案,仔细计划转运过程中的应急预案;刘倩副护士长、张彪、黄杨杨护士负责检查仪器和各个泵的转运;张丽护士按压供给患者氧气的呼吸气囊,整个转运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神志、意识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我们一直安慰言语鼓励患者,待患者转运至安排好的床位便立刻连接管道,病人安全转运,大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整个搬运过程大家提心吊胆,争分夺秒,防护服外加护目镜和面屏,搬运完每一个人浑身已湿透,但脸上都是笑的,为成功转运危重患者感到喜悦。有位转床的奶奶因自己转床满脸喜悦,露出了她许久未曾见到的笑容,对我们直夸赞。

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相守更加不容易!相信不久的将来,很快重新恢复热闹与美好,愿我们心里共同的愿望早日实现。

分享到: